“新一轮能源创新潮已经来临!”
——访壳牌全球商用技术副总裁Adrew Hepher博士、壳牌上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爱闽女士
眼下,全球正面临着一场能源危机。壳牌能源远景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将有超过75%的人居住在城市致使能源需求加倍,未来我们面临着如何平衡当今工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挑战。另一方面,支撑工业文明发展的化石能源逐渐紧缺,而因燃烧化石能源导致的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问题亦日益严重。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亟待转变。同时,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总体处于加快发展阶段,在技术创新、设备研制、工程应用及系统安全性、经济性上、环保性仍面临较大挑战。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壳牌2016年工业润滑油技术峰会主题为“创新,共驭挑战”,聚焦全球能源挑战,展现壳牌为工业领域各个行业提供的高效优质的润滑解决方案,强调了技术创新与跨行业合作将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2016壳牌工业润滑油技术峰会在上海成功举行
会中,中国润滑油信息网、《润滑油市场》杂志与壳牌全球商用技术副总裁Adrew Hepher博士、壳牌上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爱闽女士就此进行了深度交流。
壳牌全球商用技术副总裁安德鲁·希弗博士、壳牌上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爱闽女士接受本刊采访
顺应新常态,与能源挑战博弈
“几乎所有企业和人在经济活动和现实生活都离不开能源。”Dr.Adrew Hepher表示,全球能源挑战带来的连锁效应不容忽视,在一定意义上,能源并不稀缺,稀缺的是创新开发和运用能源的技术和管理方式。
壳牌全球商用技术副总裁安德鲁·希弗博士
面对世界能源格局的新变化和严峻挑战,Dr.Adrew Hepher认为,新一轮能源创新潮已经来临,中国企业应该审视能源发展的实质,摆脱“粗放供给满足过快增长的需求”的习惯思维,转变为“以创新技术满足合理的需求”的理念。而新能源全面发展和推广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想有效推广可替代能源,光有技术却没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能源挑战带来了工业设备的变化,润滑技术也必须适应这一趋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创新’这一关键词作为今年峰会主题。”
Dr.Adrew Hepher指出,在过去九年壳牌一直是市场的领导者,但壳牌并未停止创新的步伐,而是居安思危,依靠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主动迎战市场。“壳牌工业润滑油在B2B、B2C润滑油领域都可谓佼佼者,在中国建筑、矿产、电力、农业、工程机械等领域,凭借着领先全球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OEM服务经验,已经建立起无可撼动的市场地位。”
深化合作,共促转型
尽管国际能源形势复杂多变,但巩固同中国客户关系始终是壳牌的基石。本着深化合作,共同促进转型升级的原则,每年一度的技术峰会,壳牌不仅通过世界顶级润滑专家分享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前沿的产业趋势,为客户带来更多真正有价值的“干货”,还积极向客户“取经”,倾听客户声音,研究客户所面临的难题,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润滑解决方案。
壳牌上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爱闽女士
“壳牌工业润滑油与中国客户之间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发展目标、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密相连。”黄爱闽总经理表示,随着新经济下产业链的升级,设备更新换代,对于其“血液”润滑油的品质有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需要继续在润滑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以减少设备摩擦和应对行业新技术的挑战。润滑油是设备运行中提升效率的关键一环,作为润滑油产品的开发商和制造商,壳牌始终与设备制造商保持紧密合作,即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制,也和中国客户共同研发,在降低设备成本、提高效率、延长使用周期、节能环保等各个方面精益求精。
专注润滑技术研发70多年的壳牌,目前已拥有汉堡、休斯敦、上海、东京四个世界级的润滑油研发中心。研发创新作为壳牌集团的首要任务,2007年起,壳牌在创新技术上的研发投入超过其他任何的国际油气公司,在2012的近三年里,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亿美金。总计被授予了超过14000项专利和应用,拥有158项系列润滑剂、基础油及润滑脂专利。
Dr.Adrew Hepher介绍,壳牌润滑油最新和最具创新性的PurePlus技术,成为了用天然气代替原油制造润滑成品的一个里程碑,基于此项技术的壳牌GTL工艺油拥有超过3500项专利。壳牌与中国电力研究院共同研制的壳牌Diala 变压器油,改变了大家以往认为只有环烷基油能做变压器油的概念,这是壳牌技术革新对中国标准的影响,也是壳牌的一个新突破。“无硫的壳牌Diala S4产品备受中国市场认可,销量节节攀升,这也说明了如果要让一个产业能够认识到一款革命性的创新型产品能够给行业带来的好处,有的时候多花一些时间是值得的。”
此外,壳牌深知要想走在创新的前沿必须跟世界领先的学术机构进行合作。例如,在中国,壳牌正在与清华大学共同合作做DPF研究(柴油颗粒过滤器)。“通过与清华大学合作,保证壳牌油品更够更好地运用到中国生产的柴油机油及DPF系统上,这也是壳牌为顺应‘十三五’计划的重要举措。”
来宾展台体验
精尖技术,引领创新发展风向标
PC-11,是新一代高性能重载柴油发动机油规范类别,它将超越API CJ-4,成为最高级别的重型柴油发动机油规格。Dr.Adrew Hepher透露,该标准将在2016年底正式推行,API新标准制订委员会中的牵头负责人来自于壳牌,可以说壳牌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并一直致力于开发和实验新一代满足新规范且不影响润滑油使用寿命或磨损保护的低粘度润滑油。而在推行新规的过程中,壳牌也将承担起对市场的沟通责任,通过信息交流和专业知识培训,让市场更快地理解并接受新标,从而确保车辆的更高性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PC-11主要是针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燃油经济性问题而提出开发的。新标准要求源于两个关键因素:第一,润滑油如何能直接提高燃油经济性;第二,卡车发动机的改进,其中很多是为了满足提高燃油经济性的要求,现在需要润滑油可在新硬件中提供更高的保护性能。”黄总做了进一步解读,提高燃油经济性的一种方式是使用低粘度润滑油。然而,发动机耐久性一直是最终用户最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低粘度润滑油需达到与常规粘度的润滑油相同的高耐久保护性能标准。
由于耐久保护问题以及粘度的区别,PC-11又分为两个子类别,CK-4和FA-4。CK-4与市场上的现有产品达到同样的粘度限值,并与旧型发动机兼容。FA-4子类别润滑油的粘度低于当前的CJ-4润滑油。这类润滑油必须提供与CK-4相同的耐久保护性能,因此需要进行与CK-4相同的一系列测试,但仅适用于新型发动机。“与以前所有类别相比,PC-11需要更多的测试。在全新下一代润滑油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壳牌一直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并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研发工作。截止到现在,壳牌自己和通过合作伙伴已经进行了约9000项发动机测试,同时400辆卡车进行了约2千万英里的道路测试。”
对于壳牌工业润滑油如何创新技术,助力OEM客户开发新型发动机,黄总自信满满。“PC-11呼之欲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壳牌专业的测试体系和源源不断的技术投入对新规的落地提供有力支持。具备关键的测试能力有助于为客户提供最前沿的技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些专业积淀可帮助我们的客户不断超越并赢得成功。”
来宾参观展台
“匠心”诠释品牌新活力
对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关于“壳牌是否考虑将其技术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外包给中国本土企业来做”的提问,Dr.Adrew Hepher表示,当下市场的变化对行业而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间段,对技术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技术所推动的产业变革,将改变一个时代对“机会”的内涵定义。“我们说的技术创新,已经不仅仅是指的是产品本身的技术研发,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对壳牌润滑油来说,同样重要的还有来自服务方面的价值。所以我们看到了在大数据整合与管理、设备实时检测、实时传感器等应用方面更多的机会,在这些技术上,壳牌积极寻求本土合作伙伴,把中国的一些专业技术、专业知识融入到壳牌整体的产品和服务当中。”
黄总也强调,对于壳牌而言,最重要事情是能够给其客户创造更大价值,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一个企业,只有拥有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与众不同的特色、领先世界的技术优势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长久地拥有客户的心。壳牌正是这样一个非常开放的公司,我们以匠心精神,吸取所有好的创新的理念、方式和技术,致力于客户提供最优质最全面的润滑解决方案及全价值链增值方案,为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这也是壳牌一贯的服务宗旨。”
壳牌全球商用技术副总裁安德鲁·希弗博士(右二)、壳牌上海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爱闽女士(右三)接受本刊采访
本文系中国润滑油信息网(www.sinolub.com)原创作品,若需转载务必以超链接的形式注明出处,转载时严禁任何有悖原文的文字修改;本网有权对所有侵权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作为世界500强,加拿大石油拥有丰厚的油砂矿资源,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基础油精炼厂之一,调配并包装生产出多种润滑油成品。
南京东沛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DU-HOPE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一家成立于1978年的专业外贸企业,注册资金3900万元。
北京龙润凯达石化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北方地区润滑油基础油销售量最大的贸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