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万亿投资之下,润滑油产业的变局与新机!

 2025-07-24  润滑油信息网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西藏林芝正式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工程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电力以外送为主,优化能源结构、助力“双碳”目标,并拉动西藏及周边经济发展。新央企雅江集团成立保障项目,专家称将带动电力设备、工程建设等多行业受...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西藏林芝正式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工程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电力以外送为主,优化能源结构、助力“双碳”目标,并拉动西藏及周边经济发展。新央企雅江集团成立保障项目,专家称将带动电力设备、工程建设等多行业受益。你是否好奇,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与润滑油产业之间,究竟隐藏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怎样的潜在需求,将在这片高原之上,为润滑油产业开辟出全新的市场蓝海?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将与您一同深入探寻,在新基建视角下,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与润滑油产业之间那些不为人知却影响深远的关联。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业界人士表示,作为新基建战略中极具标杆意义的超级清洁能源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开工建设,正以其 1.2 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和跨区域能源调配的战略价值,引发全产业链的连锁反应。在这场关乎能源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变革中,润滑油产业看似处于产业链末梢,却暗藏着结构性突破的重大机遇。

  对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全国润滑油企业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LubTop 总评榜荣誉导师张晨辉有着深刻洞察。在接受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独家访谈时,他指出,该工程绝非简单的能源项目,其对润滑油产业的拉动将呈现多维度渗透、深层次重构的特征 —— 从工程建设期的特种润滑材料需求爆发,到运营阶段的长周期润滑技术革新;从高端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加速,到智能润滑服务模式的场景落地,这种影响将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甚至可能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张晨辉强调,这六大核心影响维度,值得全行业高度关注与提前布局。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全国润滑油企业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

  LubTop 总评榜荣誉导师张晨辉

  一、工程建设阶段:工程机械润滑需求爆发式增长

  1.盾构机与隧洞施工的高端油脂需求

  工程需开凿超百公里隧洞,预计投入 25 台 TBM(隧道掘进机),每台 TBM 主轴承润滑密封油脂、液压油等耗材消耗量巨大。例如,标准地铁盾构每米施工需消耗约 1000 元油脂,而雅鲁藏布江项目隧洞总长度达 34 公里,仅油脂直接需求就超 3.4 亿元。主轴承润滑脂、多效极压脂等高端产品目前依赖进口,这将倒逼国内企业加速技术突破,推动国产化替代进程。

  2.工程机械集群的全链条润滑配套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60%(约 7200 亿元),涉及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设备等海量工程机械。这些设备的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部件需频繁更换润滑油,预计建设高峰期年需求量将达数万吨。不久将会在平台看到中国电建等单位相关的砂石混凝土项目部润滑油 (脂) 采购项目询价公告,雅鲁藏布江项目的规模化需求将进一步激活工业润滑油市场。

  二、电站运营阶段:长周期、高可靠性润滑需求

  1.水轮发电机组的精密维护市场

  5 座梯级电站的 7000 万千瓦装机容量,需配套大量水轮发电机。其轴承、齿轮箱等关键部件需使用长寿命汽轮机油(如长城 TSA46A 级产品),单台机组年换油量可达数十吨。参考白鹤滩水电站经验,国产润滑油已实现百万千瓦机组配套,雅鲁藏布江项目将延续这一趋势,形成稳定的售后维护市场。

  2.特高压输电设备的绝缘油国产化机遇

  电力外送需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其换流变压器依赖高纯度绝缘油。昆仑润滑自主研发的 KI50X 产品已应用于全球 20 条特高压线路,江苏双江能源的德普士绝缘油也通过多个特高压项目验证。雅鲁藏布江工程预计优先采用国产绝缘油,推动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从目前的 60% 向 80% 以上跃升。  

  三、极端环境挑战:催生特种润滑油技术创新

  1.高海拔工况的性能突破

  工程位于海拔 3000 米以上区域,需应对低温(-30℃)、低气压(0.7 个大气压)等极端条件。例如,减速机润滑油需同时满足低温流动性(倾点≤-45℃)和高温抗氧化性(氧化安定性≥200 小时)。这将推动企业开发全合成基础油 + 复合添加剂配方,如采用 PAO(聚 α- 烯烃)基础油与胺类抗氧剂组合,提升油品在高原环境下的稳定性。

  2.复杂地质条件的抗磨损技术

  隧洞穿越 10 余条断裂带,TBM 刀具在硬岩(抗压强度 > 200MPa)中掘进时,液压油需具备极高抗磨性能(FZG 齿轮试验机失效载荷≥12 级)。国内企业可借鉴长城润滑油在台山核电站盾构项目的经验,通过纳米陶瓷添加剂增强油品的极压抗磨能力。  

  四、新基建智能化趋势:重构润滑服务模式

  1.智能润滑系统的规模化应用

  工程可能引入实时监测技术,如埃克森美孚为水电八局开发的智能监测方案,通过传感器采集油温、粘度等数据,结合 AI 算法实现预测性维护。这将推动润滑油企业从 “产品销售” 转向 “润滑管理服务”,例如提供基于云平台的设备健康诊断报告,服务收入占比有望从 5% 提升至 20%。

  2.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融合

  水轮机组可构建虚拟润滑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油脂消耗。例如,通过数字孪生预测齿轮箱在高负载时的油膜厚度变化,动态调整润滑周期。这种技术将倒逼润滑油企业建立大数据平台,整合设备运行参数与油品性能数据,形成行业级知识库。  

  五、产业链协同效应:多领域需求联动

  1.工程建设的乘数效应

  土建工程 7200 亿元投资中,地基处理(720-1080 亿元)将带动桩工机械润滑油需求;爆破环节 100 万吨炸药消耗需配套矿山设备润滑脂。此外,砂石骨料超 1.5 亿吨需求将拉动破碎机、筛分机等设备的润滑油采购。

  2.电力设备制造的溢出效应

  机电设备投资 3600 亿元中,发电机组制造需高端轴承油,特高压设备需绝缘油,这些需求将传导至上游基础油和添加剂供应商。例如,环烷基基础油需求预计增加 5 万吨 / 年,胺类抗氧剂需求增长 30%。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将成为润滑油产业升级的“催化剂”:短期(1-3 年)拉动工程机械润滑油需求,中期(3-5年)推动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长期(5 年以上)重塑行业服务模式。企业需重点关注三大方向:一是研发高原专用油品,抢占细分市场;二是布局智能润滑系统,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三是深化与工程业主的战略合作建立全生命周期润滑管理体系。预计到 2030 年,该工程将为润滑油产业创造年均 50-80 亿元的新增市场空间,推动行业技术水平向国际领先行列迈进。

  在线调查: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 1.2 万亿投资正重塑润滑油市场格局,您认同以下哪些观点?(可多选)

  A. 工程建设需大量依赖进口的 TBM 主轴承润滑密封油脂,若国产化替代未能加速,国内企业可能只能争夺中低端市场

  B. 极端环境下的特种润滑油(如 - 30℃低温适配、高抗磨性能产品)研发成本高,中小厂商或因资金不足被彻底排除在项目之外

  C. 智能润滑服务模式(如 AI 预测性维护、数字孪生技术)落地后,传统以销售产品为主的企业可能沦为产业链边缘角色

  D. 运营阶段对长寿命汽轮机油等高端产品的需求,会让技术储备不足的企业快速被淘汰,行业洗牌速度将远超预期

  E. 基础油和添加剂需求激增(如环烷基基础油年增 5 万吨),供应链竞争可能引发价格暴涨,小企业根本无力承受

  F. 工程带动的润滑需求分布在建设、运营等多阶段,若企业布局节奏失误,前期投入可能全部打水漂


(来源: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