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英伟达旗下GB300系统近日正式交付,该系统集成72颗NVIDIA Blackwell Ultra GPU和36颗基于Arm架构的Grace CPU,全部采用了液冷散热设计。另外IDC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3.7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增长67.0%。华创证券指出,随着英伟达GB200到GB300进入量产交付,冷板用量将进一步提升,液冷技术方向值得关注。国联民生表示,随着海内外新一代高性能算力芯片的出货加速,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带动各液冷基础设施供应商的订单进一步增长。液冷技术的爆发式增长为润滑油企业打开了千亿级市场空间,但需突破技术壁垒、强化产业链协同并紧跟政策导向。企业应聚焦核心冷却液研发、全生命周期服务和跨界合作三大方向,通过差异化产品布局和联盟生态建设,在液冷革命中实现从传统制造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在液冷技术加速渗透、国内外市场迎规模化机遇的背景下,诸多润滑油企业已踏上破局征程。润滑油企业如何抓住发展契机?欢迎参加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发起的在线调查。
在线调查:
在液冷技术加速渗透、国内外市场迎规模化机遇的背景下,润滑油企业要抓住发展契机,您认为以下哪种路径更具实践价值?
A. 加大研发投入,针对不同液冷技术路线(冷板式、浸没式等)开发专属冷却液,以技术差异形成竞争壁垒,哪怕前期需承担较高的研发失败风险
B. 利用现有销售网络,代理国际知名品牌的液冷相关产品,快速切入市场获取收益,即便利润空间较低且缺乏自主技术
C. 与液冷基础设施供应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生产冷却液及相关运维产品,实现资源互补,哪怕需面对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难题
D. 专注于提升传统润滑油的导热性能,将其改良后作为简易液冷解决方案推向中小型数据中心,以低成本优势抢占下沉市场,哪怕可能面临技术升级被淘汰的风险
E. 布局液冷冷却液回收处理业务,建立循环利用体系,响应绿色发展政策,即便初期市场需求有限且盈利模式尚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