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自主卷对卷膜电极产线投产 燃料电池国产化剑指技术核心

 2019-03-02  润滑油信息网
自主燃料电池卷对卷膜电极产线投产2月下旬,由苏州擎动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卷对卷直接涂布法”燃料电池膜电极生产线投产。该产线可实现催化剂电极材料在质子交换膜卷料上的直接涂布,自动化程度高,销量高,制造成本低,产品性...
  自主燃料电池卷对卷膜电极产线投产2月下旬,由苏州擎动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卷对卷直接涂布法”燃料电池膜电极生产线投产。该产线可实现催化剂电极材料在质子交换膜卷料上的直接涂布,自动化程度高,销量高,制造成本低,产品性能和耐久度高。

  产线规模较大,预计产值较高预计产线全面达产以后可年产膜电极100万片,满足3000多辆燃料电池汽车的需求,预计产值可超3亿元。

  简评膜电极是燃料电池核心组件,关键程度堪比动力电池正负极膜电极是燃料电池核心组件。作为在结构和功能上支持燃料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的核心载体,其功率/功率密度特性、寿命特性、成本等直接决定燃料电池电堆乃至发动机的相应技术参数,是燃料电池技术中门槛最高的环节。我国绝大多数燃料电池电堆的膜电极依赖进口。

  高性能低成本,自主燃料电池膜电极向质优价廉迈进据报道,擎动科技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寿命可达10000小时以上。以对应商用车60km/h等速巡航计算,整车寿命可达60万km,基本可以满足客户对里程寿命的需求。

  以3000辆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膜电极组件为单车30kW,产值共计3亿元估算,30kW组件购置成本约合10万元,估计对应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成本不会超过30万元,对应的燃料电池商用车成本不会超过80万元。当前膜电极、电堆外购的燃料电池商用车价格偏高,主因是燃料电池膜电极及电堆不自主可控,单kWh价格在1万元以上导致的。高性能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国产化、规模化有利于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导入和补贴实质上对自主产品的扶优扶强。

  目标继续增性能降成本!爆发最终源于厚积薄发我们认为,满足长续航里程、短燃料加注时间的燃料电池商用车会率先在我国实现全自主产品落地,高性能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国产化、规模化是必要条件。未来,随着膜电极功率/功率密度特性、寿命特性等的进一步改善,我国有望逐步实现从燃料电池商用车到乘用车的均衡发展,最终使得燃料电池汽车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

(来源: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