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润滑油常见的十大乱像

 2019-03-05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润滑油界充斥着假冒伪劣之风,处处陷阱,先是小公司造假冒伪劣产品,其后中等公司、大公司、甚至跨国公司都入乡随俗地跟进,汽车制造厂与润滑油公司合谋坑害用户。以下总结了国内润滑油常见的十大乱像,看看这些坑你都踩过没有?1、专用润滑油是个什么鬼...
  中国润滑油界充斥着假冒伪劣之风,处处陷阱,先是小公司造假冒伪劣产品,其后中等公司、大公司、甚至跨国公司都入乡随俗地跟进,汽车制造厂与润滑油公司合谋坑害用户。以下总结了国内润滑油常见的十大乱像,看看这些坑你都踩过没有?

  1、专用润滑油是个什么鬼?

  润滑油是标准化通用产品,目前主流的认证是API和ACEA,即使在欧美国家也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专用润滑油,我们在4S店保养的原厂机油也是润滑油企业灌装的,也要符合相应的认证标准,不存在专用一说。

  国内市场却又一些不知名的机油品牌,鼓吹某某车型的专用润滑油,小公司有,大公司也有,所有专用润滑油都是欺骗、误导用户的伎俩。

国内润滑油常见的十大乱像

  2、小作坊制作假名牌机油

  买到一些小众品牌的机油,顶多是性能差点,总算还能用。最怕的是买到假机油,轻则增加油耗,重则直接损坏发动机。

  而目前润滑油市场上假机油也是泛滥成灾,尤其是美嘉壳一类的名牌产品,成为了造假的重灾区,一些黑心商家直接在小作坊生产出所谓的“名牌机油”,性能根本无法和正品相比,最后坑害的还是车主。

(真假难辨)

  3、国外注册公司,其实和国外没一毛钱关系

  美国有上亿辆汽车,但美国小包装车用润滑油品牌只有7个,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润滑油品牌也就十几个。

  但在中国市场上美国品牌就有3000多个,洋牌子有5000多个,99%以上是花费1万元在美国注册一家离岸公司,每年交代理公司2000元管理费,假冒美国品牌在国内销售,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所以内行人从来不用假洋牌子。

  4、滥用概念,包装效果

  滥用新技术名词,滥用高级、超级等概念误导用户,所谓纳米润滑油、陶瓷润滑油、磁性润滑油等都伪科学,润滑油是液体,纳米是长度单位,哪来纳米液体,陶瓷液体?

  润滑油是标准化产品,研发一个达到API标准的润滑油配方,需要1亿美元以上。

  目前世界只有几大添加剂公司专业研发新配方,通过销售添加剂向润滑油公司提供,各润滑油公司根本就不具备开发新配方的能力。

  真正达到标准的润滑油就是最好的润滑油,润滑油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高级、超级、顶级都是胡说八道。

  内行从不会选用所谓的纳米润滑油、陶瓷润滑油、磁性润滑油等。

  5、瞎标注润滑油级别

  用户本来应该按润滑油标签上标注的API、SAE级别选择润滑油,但在中国千万不能再相信包装上的标注。

  因为有些品牌压根就是没取到认证,胡乱标注的,像API的认证是要花钱去做的,有些机油达不到标准肯定没办法取到认证,于是就瞎标注糊弄消费者。

  6、公然坑害国三排放发动机

  国Ⅲ排放(EGR废气再循环)柴油发动机必须用CI-4润滑油,才能解决废气再循环引起的烟炱磨损与腐蚀问题,全世界的CF-4都不能解决EGR发动机的烟炱磨损与腐蚀问题,但在中国他们就敢写CF-4适用于EGR发动机。

  国Ⅲ排放(EGR废气再循环)柴油发动机不使用真正合格的CI-4润滑油寿命会缩短60~70%。

  7、跨国公司造假

  跨国公司产品在中国出现绝不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故意造假。

  某著名跨国公司生产的合成润滑油SL 5W-40中国技术监督局抽检CCS(低温动力粘度)指标不合格被召回。

  而合成润滑油的CCS指标就不可能不合格,除非原料用的不是合成润滑油而产品标注为合成润滑油。

  8、换油周期过短

  国内的换油周期普遍都是5000公里,现在大部分车都用的是合成机油,甚至是全合成机油,这个更换周期显然比较短,对于机油也是一种浪费。

  在国外换油周期基本都在1万公里以上,虽然说人家油品、用车环境更好一些,但本质上,国内换油周期短还是厂商和经销商造成的,目的还是忽悠消费者多花钱做保养。

  9、错误口号误导用户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误导用户用劣质高压润滑油,发动机需要的是合适而稳定的机油压力,该用什么粘度的机油车主手册早就告诉你了,比如日系车通常用的是0W-20机油,你非要说使用0W-40的机油更好,就相当于告诉病人血压越高越健康。

  10、缺斤少两

  200L大铁桶是世界标准桶,在世界上都是装200L或更多,但目前国内大公司的产品普遍装170公斤,大多为195升,每桶少5升油。

(来源: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