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油品经营企业涉案逾45亿,这些人卖油靠开发票就获利超1亿!

 2019-08-23  润滑油信息网
偷税漏税一直是我国严厉打击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可有些油品经营企业,不思好好经营,光在偷税漏税上动歪脑筋。这种违法犯罪行为成为他们“有效盈利”的手段,而且金额巨大,可谓“暴利”。到底多暴利?8月...

  偷税漏税一直是我国严厉打击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可有些油品经营企业,不思好好经营,光在偷税漏税上动歪脑筋。这种违法犯罪行为成为他们“有效盈利”的手段,而且金额巨大,可谓“暴利”。

  到底多暴利?

  8月1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逃税罪案。

  该案涉案金额约达45.69亿元,被告人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获利共计约1.15亿元,造成国家消费税款流失共计约16亿元

  看见没,数字后面都是“亿”为单位。

  此案不仅金额巨大,多名被告人也来自全国各地。被告席上共计16名被告人,分别来自江苏南京、福建厦门、河南洛阳、陕西西安、辽宁大连、辽宁盘锦等地。

  由于案件重大复杂,还曾延长审查起诉期限三次。

  据了解,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被告人刘某等人为获取非法利益,采用频繁开办注销公司、制作虚假合同、编造购销链条、变更进销项发票品名等手段,在没有真实买卖业务发生的情况下,利用税务金税三期未上线的系统漏洞, 将接收的进项为化工产品品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变更品名为成品油的手段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刘某发现,国内部分地方炼油企业为逃避国家消费税的征管, 将出产的油品以化工产品的名义对外销售。

  该部分油品在此后经销环节中只有获得进项成品油增值税专用发票,方可在最终逃避缴纳消费税的情况下进入石油销售渠道。

  于是刘某便开始策划实施接受虚开进项为化工产品品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变更品名为成品油销项发票虚开出去,从中间赚取开票费所谓的“变票业务”。

16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次带入法庭内

  据公安机关查证,本案涉及辽宁、北京、上海等11个省市的51家油品经营企业,涉案金额高达45.69亿元, 被告人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获利共计约1.15亿元,造成国家消费税款流失约16亿元。

  公安机关将陕西公司的负责人抓获后,被告人刘某得知这一消息,为了逃避查处,指使下面的人故意销毁相关证据

  公诉机关认为 ,被告人刘某、周某、楚某等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额巨大,应当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被告人崔某、印某等人分别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的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应当以逃税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而参与故意销毁证据的人也应以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据了解,这起案件也是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以来审理的涉案金额最大的虚开增值发票案

  此案在涉案金额、涉案人数、涉及地域和偷逃税款之多极为罕见 ,同时也是一种新类型的涉税案件,目前案件还在审理当中。

  偷逃税获利巨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违法企业无所不用其极。

  01 直接无票销售

  据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地炼厂在出售成品油时需开具发票。而实际上,一些地炼油化企业无票售油逃税是业内一直存在的问题。直接不开发票逃税,简单粗暴。

  02 变票销售

  销售成品油是要缴纳消费税的,但如果卖的是化工产品,例如以混合芳烃、沥青、轻循环油、化工轻烃等名义开票,就可以免缴消费税。

  于是,有的油品经营企业销售成品油,但开的是化工产品的发票。相当于在账目上,它卖的是免税的化工产品,但实际上出货还是成品油

  变票销售不仅仅是偷逃消费税,实际上,有一部分增值税也因为这种分开打款的方式流失了。

  更有甚者俗称“贸易商”,本身不生产任何油品,而是通过链接采购方和地炼厂交易,从中赚取差额。

  有些地炼厂通过贸易商逃税,一年仅逃税就能赚几个亿

  03 左手倒右手

  成品油消费税是生产环节征收的税种。也就是说如果你买的是汽油,卖的也是汽油,这种是不用交消费税的。但如果买的是原油,卖的是汽油,就需要交纳消费税。

  业内完整的偷逃税链条是,地炼企业A把原油卖给有成品油批发资质的贸易商B,B再以燃料油的票据把这批原油卖给地炼企业C。C企业以燃料油的名义买到这批原油加工后,就可以用沥青、芳烃等低税或无税产品的票据卖汽柴油。

  这个环节还可以倒过来,两家地炼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互相帮助对方偷逃税。这也是成品油行业一个奇怪的现象,两家企业通过贸易商向彼此出售原油。

  还有的企业操作空壳公司作为自己的贸易商,把自己的原油卖出去,再变成燃料油买回来。相当于左手卖出,右手买入。这么操作后,自己手上的原油就变成了可以无票销售的成品油。

  还有一种“油票分离”的操作,把油卖给一个不要票的企业,再把票卖给票贩中介。这种方式更难监管。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2015年成品油领域应缴消费税5208亿元,实缴消费税4171亿元,其中1037亿元消费税去向不明。

  这些钱本应用于文化教育、民生医疗、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等方面,让国家的发展更加强大,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而现在却都进了个人的腰包。

  全面整顿,刻不容缓!

(来源: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