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冬季是否错峰生产?大气重污染成因有哪些?生态环境部回应 ​

 2020-09-12  润滑油信息网
“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超出环境容量,应该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谈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秋冬季大气污染主要成因话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作出如上表述。国新办9月11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科技助力打赢蓝天保卫...
  “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超出环境容量,应该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谈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秋冬季大气污染主要成因话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作出如上表述。

  国新办9月11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科技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称,通过攻关项目的研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秋冬季大气污染主要成因是什么?

  赵英民指出,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发生:

  一是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

  二是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高,造成大气氧化性增强,是重污染期间二次PM2.5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三是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了区域环境容量大幅降低,这是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

  四是区域传输对PM2.5影响显著,各城市平均贡献率大约是20%-30%,重污染期间进一步增加到了35%-50%。

  赵英民表示,这四个原因相互叠加,造成了区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发生。治理更多的还是要针对人为排放,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这样即便遇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也不会再发生重污染天气。

  对于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行动与往年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否还会要求企业进行错峰生产等问题,赵英民回应称,疫后经济社会复苏,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该坚定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落实新发展理念,通过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他说,生态环境部将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以减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污染天气为核心,持续推进重点区域秋冬季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抓好已经出台的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巩固已取得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效,不搞层层加码,落实部门、地方责任

(来源:中国化工报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