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又一公司成立!两大信号透露企业“新业务”

 2021-01-06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石化正在捕捉朝阳产业。年末,国内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年内成果,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其中,加快产业转型、向新产业延伸成为了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内容。近日,中国石化旗下两家企业的动向,同样透露了公司向新产业转型的重大信号。企...

  中国石化正在捕捉朝阳产业。

  年末,国内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年内成果,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其中,加快产业转型、向新产业延伸成为了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内容。

  近日,中国石化旗下两家企业的动向,同样透露了公司向新产业转型的重大信号。

  企查查信息显示,12月22日,中石化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由中国石化100%控股,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主要从事新材料科技、新能源科技、化工科技、环保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

  在该公司成立的同时,中国石化旗下的另一家公司也已经率先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展开行动,尤其是近期在新兴行业的投资,更让人眼前一亮。

  一家成立、一家发力,中国石化旗下的这两家公司,正在不约而同的向新产业进军,其举动的背后,无疑彰显着中国石化转型的新风向。

  01 火爆的新产业

  近年来,中国石化对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关注度逐年高涨,成立于2018年的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资本”),更是一家专注于投资该领域的企业。

  进入12月以来,中国石化资本投资活跃,接连布局光伏材料、高端聚乳酸可降解材料等领域,多次牵手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企业。

  12月18日,中国石化资本宣布投资入股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佳年代”),其生产的光伏胶膜材料产品,有助于拓展中国石化的高端化工材料产业链。

  事实上,这已经是中国石化资本在今年内二度投资光伏新材料领域了。

  8月21日,中国石化资本投资入股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布局超薄光伏及光电显示特种玻璃产业链,在新能源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除了布局新能源之外,中国石化资本还将目光聚焦于高端材料上。

  12月29日,中国石化资本宣布投资入股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生物材料”),布局高端聚乳酸可降解材料。

  中国石化资本在该领域的投资,兼具财务投资和产业协同效应,将助力中国石化在可降解塑料高端新材料领域迈出更大步伐。

  事实上,作为中国石化旗下专业化的投资平台,中国石化资本对于新产业、新材料的关注程度日益高涨,部分被投资标的已经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11月份,中国石化资本投资的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控技术”)、新乡市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丰新材”)先后在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据相关机构测算,按照中控技术、瑞丰新材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计算计算,中国石化资本在这两次投资上的收益合计已经超了30亿元。

  02 中国石化的“新生意”

  今年以来,中国石化资本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屡屡投资,从生物芯片到光伏材料、氢能源、高端石化材料,与多家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

  连续多次的大手笔投资,不仅体现了中国石化资本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战略方向,还与中国石化的发展规划密切相关。

  在中国石化刚刚结束不久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公司首次提出了“世界领先发展方略”。中国石化表示,未来要以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为愿景目标,构建“一基两翼三新”的产业格局。

  布局新产业,对中国石化而言是一次拓展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中国石化正在不断进军新领域。例如在新能源方向上,中国石化正在大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且在该领域上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近日,中国石化董事长表示,公司正在大规模布局氢能产业,计划未来将旗下很多加油站改造成加氢站,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定规模的高纯氢产能,引领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材料领域,中国石化则有更大手笔的动作,在福建投入1700亿元,布局世界级高端石化及新材料基地,在天津拟投入700亿,打造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等等。在新的规划中,中国石化也明确表示,未来要推进从化工原料向高端材料延伸,着眼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而在新经济方向,中国石化成立的恩泽基金、石化e贸、易派客等创新平台也极具特色,开拓了经济增长的新方向。

  总之,无论是新能源、新材料、还是新经济,中国石化都在坚持布局具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为迈向“世界领先”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来源:石油Link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