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将建成世界级炼油中心,引领行业发展

 2021-05-17  润滑油信息网
“十四五”末,中国石化将力争建成一到两个世界级炼油中心。长三角、环渤海、泛珠三角和沿江炼油产业带的集群化、区域化优势更加显著,将以炼油规模化和先进产能优势,引领行业发展。中国石化提出,奋力推进炼油业务率先迈向世界领先...

“十四五”末,中国石化将力争建成

一到两个世界级炼油中心。

长三角、环渤海、泛珠三角

和沿江炼油产业带的

集群化、区域化优势更加显著,

将以炼油规模化和先进产能优势,

引领行业发展。

中国石化提出,

奋力推进炼油业务

率先迈向世界领先。

行业现状

 炼油产能扩能潮涌

  我国炼油产能近5年全球占比提升两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数个千万吨级炼厂投产拉动平均产能规模从511万吨/年升为近600万吨/年,先进产能逐步将落后产能挤出赛道,市场竞争白热化。

  液化天然气、电能、氢能等清洁能源车辆替代快速增长,或将推动成品油需求提前达峰。多重因素叠加,使炼化产业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优胜劣汰和深度重构。

  目前情况

  中国石化炼油业务规模全球第一,但发展质量亟待提升

  与世界领先同行相比,资产收益率、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能力还有明显差距,集约化、规模化、基地化先进产能布局还不够迅速,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仍需增强,基础性工艺设备技术管理有待加强。

  2020年6月投产的大型现代化炼厂——中科炼化,原油、乙烯产量平稳提升,一季度效益在集团公司同规模子企业中位列第一,正成为茂湛炼化产业基地乃至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新引擎

  如何行动

  提升规模效益、价值效益、管理效益

  面对生产和消费领域大变局,中国石化炼油业务以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为抓手,扭住市场这个关键变量,落实基地发展、减油增化、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等各项举措,提升规模效益、价值效益、管理效益,扎实推动世界最大规模炼油产能做强做优,力争2025年率先迈向世界领先。

  在2020年下半年投产的洛阳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带动洛阳石化一季度盈利创近3年新高

  有序做大规模效益,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基地化先进产能布局和建设

  中国石化先进产能陆续落地,炼化产业基地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对带动下游产业集约化发展,推动我国石化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古雷炼化: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入冲刺阶段。

  镇海炼化:镇海基地1号地块项目试车开工与工程建设并行,向6月30日中交目标进发,其投产将为镇海炼化带来120万吨/年乙烯产能。

  截至2020年底,中国石化千万吨级炼厂产能占比70.9%,比3年前提高6.7个百分点,炼厂平均规模由862万吨/年提升至946万吨/年。

  分析把握价值效益,打造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的洁净能源和高附加值产品结构体系

  2020年,中国石化精准分析和把握市场走势,构建更加紧密的产销互动机制,沥青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润滑油脂、高档产品销量同比增长9.5%、18%,高档产品占比达到71.5%。

  中国石化积极在东部沿海沿江企业布局生产低硫重质船燃产品,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总产能达1000万吨/年。

  天津石化: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开车成功,新建渣油加氢装置有效降低柴汽比,提高轻油收率,缓解了乙烯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改善了产品结构。

  北海炼化:结构调整项目中交,总体流程及化工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可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收率,车用汽柴油质量达到国6标准。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共计增加渣油加氢装置能力18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能力1125万吨/年,压减焦化装置能力485万吨/年。

  持续增强管理效益,推动运行、技术、质量、创效等主要指标迈向世界一流

  “十四五”期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标志性成果,就是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

  2020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在镇海炼化召开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现场推进会。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要求,进一步总结推广镇海炼化先进管理经验 ,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努力打造更多“镇海炼化”。

  镇海炼化:抓住原油成本这个“大头”,成立团队攻关,探索特色渣油加工路线,原油硫含量由1.6%提高至2.2%,高硫重质原油加工比例由10%提高至20%;优化产品结构,柴汽比由1.7以上降至1.3左右。一季度利润创历史新高,其中炼油利润、化工利润、总利润均处于集团内第一。

  青岛炼化:实施“渐进追赶”能源管理模式,为每套装置、每个运行部制定能效指标,周讲评、月考核、季总结,并把已创下的优秀指标作为下一个周期基准指标。2020年实施118项管理与技术优化措施,以单位产品能耗6.44千克标准油/吨·因数的成绩被评为国家原油加工行业唯一的能效领跑者企业。

  新炼厂投产和老炼厂调整,使中国石化千万吨级炼厂数量从2015年的12家增加到现在的14家,总产能占国内市场半壁江山。

(来源:互联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