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卷化”成为年度热词之一。
在疫情影响下,很多行业都或多或少出现内卷化现象,汽车后市场也在其中吗?
众所周知,在中国,汽修工的劳动价值一直得不到社会普遍认可,导致汽服门店赚取利润的方式主要通过配件差价,这与欧美等成熟后市场的企业靠工时费获利不同。
“精细化”是汽车后的内卷
“精细化”是内卷的内在表现。这里的精细没有太多意义,只是模式的重复,或者说是低水平的复杂化。
有人说,艺术家和手艺人的区别,就是内卷化的一种体现。举个例子,传统手艺人可以在鸡蛋上刻文章,在小小的核桃仁上刻诗,再到有人在发丝上刻字,一个比一个有难度也更复杂。这种复杂虽然有它的价值,但是没有太多的欣赏价值,因为缺少艺术家的创造力。
反观汽车后市场,“精细化”也在终端门店的业务、管理和培训等诸多方面得到展现。
在洗车业务上,普通洗车、标准洗车、美光洗车、蜡水洗车、精致洗车、无水洗车、蒸汽洗车……各种洗车的名头层出不穷,但也只是在洗车流程、洗车细节以及所用材料上有所不同,并无实质性突破。
在换油服务上,有门店推出8项服务标准,就有门店会跟进推出12项服务标准,甚至24项服务标准,标准制定越来越复杂,也给门店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在门店管理上,有门店提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4S管理;而后就有门店在此基础上增加一项“素养”,提出5S管理法;随着时间推移,在5S管理上又增加了“安全”“节约”两项,变成7S管理;但门店管理法则并没有到此停止,在7S基础上又增加了“学习”成为8S管理法。但是从4S到8S,只是管理细节上变得更加精细,对管理效率地提升不大。
再比如汽车后的培训,一些咨询公司和营销团队针对门店引流心切的痛点,开出的“速效救心丸”都聚焦在营销方案的设计上,但对营销方案的精雕细刻,初看效果显著,长期来看治标不治本。
这些其实都是汽车后的内卷化现象。
这种内卷不能说是毫无意义,如果门店在业务、管理上的精细,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也有值得肯定的部分,至少做个“手艺人”也能得到市场的尊重。
但是,若只是形式主义,门店迫于竞争压力跟风或制造噱头想出来的花头精,那么这种服务标准的叠加和管理模式的重复,对门店而言产生不了任何效益。对于行业而言,也解决了不了任何痛点。
破除内卷的途径
目前,在破除汽车后内卷化困局方面,最受关注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技术革新,一是商业模式重塑。
我们都知道,随着汽车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后的痛点越发明显,包括信任危机、利润下滑、传统供应链模式效率低、管理水平低以及人才缺失等。
但在汽车后进入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传统模式下固守自封的打法已无法满足车主日益变化的需求,只有基于技术革新,开启行业新格局方能打开局面。数字化就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在以前,门店紧盯流量及转化就可以高枕无忧,因此只需要和竞争对手死磕产品、价格及营销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但是今天不行,市场出现了变化,有人抢跑了。
有人开始借助数字化工具运营用户,不仅在洗美、保养、轮胎等板块分别设置了用户运营岗位,还配置了数据分析师,以及算法专家。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这是避免陷入行业内卷的一种方式。
不过辩证地看,汽车后内卷化并不意味着行业就此走进死胡同,它本质上是行业转型升级中的一次优胜劣汰。
当然,没有内卷的行业,只有被“内卷”的人。在后市场变得更大更好之前,困境中的汽修汽配人或许需要先找到生存下去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