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技术知多少—2024润滑技术大会系列专家访谈|蒋炎坤

 2024-08-09  润滑油信息网
2024润滑技术大会即将盛大开启!会议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主办,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中国内燃机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承办,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等单位协办。本次大会将汇聚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和学者,深入探讨润滑技术...

  2024润滑技术大会即将盛大开启!会议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主办,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中国内燃机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承办,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等单位协办。本次大会将汇聚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和学者,深入探讨润滑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大会将涵盖前沿润滑科技、创新应用及行业趋势等多个重要议题,旨在推动全球润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本次盛会将成为业内交流、合作与创新的重要平台,为与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学术盛宴。敬请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获取更多大会信息与精彩预告,不容错过!

DM_20240809104456_001.jpg

  不同应用场景对润滑系统的要求是否一样?

  润滑系统在车、船、工程机械等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要求存在显著差异,这是由各个场景的工作环境、机械结构、工作负荷、运行速度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车用润滑系统

  对车用润滑系统的要求主要侧重于工作环境和温度、润滑油黏度、环保等方面:①工作环境和温度控制。汽车润滑系统必须在各种天气条件下保持高效运作,包括高温、低温和潮湿环境,而发动机的长时间运行也会造成高温。因此润滑油需要具备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防止油品变质。并且润滑系统还需能够快速响应温度变化,以确保冷起动时润滑油迅速达到工作部位。②润滑油黏度。黏度是汽车润滑油选择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发动机在不同的工况下需要不同的黏度,低温起动需要低黏度以减少摩擦阻力,而在高温下则需要高黏度来维持油膜强度。因此多级润滑油常被使用,以适应不同的温度范围。③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法规的严格,车用润滑油也要求需具备低挥发性和可生物降解的特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船舶润滑系统

  船舶润滑系统的使用则更多需要考虑海洋环境防腐蚀、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等方面:①海洋环境和防腐蚀。在海洋环境中运行,船用润滑系统需要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以抵御海水和高湿度环境对机械设备的侵蚀。②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船舶在长时间航行中通常保持持续运行,因此要求润滑油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及热稳定性,以降低油品的氧化速度,避免在长时间运行中由于油品劣化导致的润滑失效。③环保要求。近年来一系列环保法规出台并实施,航运业面临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对燃料硫含量要求更低,同时对NOx排放更加严格。要求船用润滑油具有较好的清净分散性能及高温抗氧化性能。

  (3)工程机械润滑系统

  工程机械对润滑系统的要求主要在抗压抗冲击、极端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①高负荷和高冲击。工程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等在运行时通常承受高负荷和高冲击力,这就需要润滑油具有较好的耐极压性能,使其在高负荷和剧烈振动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润滑性能并保护机械部件不受损伤。②极端环境适应性。工程机械的工作环境复杂且恶劣,如极端温度、尘土飞扬以及潮湿等作业环境。这些环境因素对润滑油的要求较为复杂,通常包括良好的低温流动性、高温稳定性以及防水、防尘特性。

  综上,车、船、工程机械等不同应用场景对润滑系统的要求多样且复杂。车用润滑系统强调高效循环和清洁,船用润滑系统注重防腐蚀和稳定性,工程机械则更侧重于抗冲击和耐用性。只有深入了解各个场景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润滑解决方案,才能充分发挥润滑系统的作用,保障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并顺应环保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黏度是润滑油的重要性能指标,黏度是否越小越好?

  

  

  黏度是润滑油的一个关键性能指标,其反映了润滑油的流动阻力,是衡量润滑油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流动性能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其在机械设备中的表现。因此,在选择润滑油时,黏度的大小是重要的参考因素。然而,黏度并不是越小越好,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设备要求来合理选择。

  润滑油的主要功能包括减少摩擦和磨损、冷却和防腐蚀、密封和传递动力等,黏度对这些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减磨功能,润滑油是依靠其粘附能力,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形成有效的润滑保护,从而实现减磨。而在高负荷和高温条件下,润滑油需要具有足够的黏度才能维持油膜厚度,防止金属表面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磨损。然而,黏度过高的润滑油在低温下可能会变得太稠,起动时流动性差,导致摩擦和能耗增加。

  对于冷却和防腐蚀功能,润滑油是通过带走设备运转中摩擦产生的热量来降温,并通过隔绝金属表面与空气和水分的接触,来防止生锈和腐蚀。此时,较低黏度的润滑油会具有更好的流动性,不仅能够更迅速的将热量带走,还能够更均匀地覆盖和保护金属表面。

  对于传递动力的功能,润滑油在液压系统和变速器中可以用作液压介质传递动力。此时,黏度主要影响系统的效率和响应速度。较高黏度的润滑油可以提供更大的液压压力,但响应速度较慢;低黏度润滑油则反之。因此,液压系统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操作要求选择合适黏度的润滑油。

  可见,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润滑油黏度大小的选择不同,这里,给出几种常见设备润滑油黏度的选择实例。

  ① 内燃机

  内燃机对润滑油的黏度要求较为复杂。发动机在起动时需要润滑油的黏度低,以便快速建立油膜,减少摩擦和磨损;而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又需要适当的黏度以维持油膜厚度。因此在满足润滑条件的前提下,通常选择低黏度的润滑油。

  ②工业齿轮箱

  工业齿轮箱通常在高负荷和低速运行条件下工作,相较于内燃机而言,需要更高黏度的润滑油来提供足够的油膜厚度,防止齿轮磨损。但过高的黏度会增加能耗,因此需要综合考虑齿轮箱的工作条件和效率要求。

  ② 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的润滑油选择需要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和传递效率。过高的黏度会导致系统反应迟缓,过低的黏度则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液压力。因此,通常根据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和所需的工作压力来选择润滑油黏度。

  综上所述,润滑油的黏度不是越小越好,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设备要求选择合适的黏度。黏度过低的润滑油在高温和重负荷条件下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润滑保护,而黏度过高的润滑油在低温下可能会增加启动阻力和能耗。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机械设备的实际工况,综合考虑温度、负荷和速度等因素,选择合适黏度的润滑油,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您对中国内燃机学会举办2024润滑技术大会怎么看?您对润滑技术大会有怎样的期待/要求/建议?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机械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润滑技术作为保障机械装备高效、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和重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械装备制造国之一,拥有庞大的润滑技术市场需求和研发实力。可见,中国内燃机学会举办2024润滑技术大会是一个极具前瞻性和重要性的举措,对于推动全球润滑技术的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加快润滑油行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高端对话与前沿分享。大会邀请全球知名的润滑技术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能够为参会者甚至中国润滑技术领域带来高质量的主旨报告和特邀演讲,这些报告和演讲不仅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还能揭示润滑技术的未来趋势及市场动态。因此,可以通过专家的分享,使得参会者、甚至全行业能够学习到行业前沿的技术与应用,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跨领域合作与交流。大会涵盖新能源、内燃机、汽车、飞机、船舶、工业装备、风电、高铁、机器人和轴承等领域;润滑油及添加剂报告涵盖润滑技术、内燃机油、工业油、变速箱油、航空润滑油、电动汽车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润滑脂、金属加工液、车辅类等多个领域,期望可以在大会的议程中设置专门的跨领域讨论环节,鼓励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与讨论和合作,通过这些领域之间的交流,促进技术和知识的互通,发现润滑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新应用和新方向,从而开发出更具前瞻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润滑技术。

  (3)技术成果转化与商业化。大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技术成果展示与转化的舞台。通过技术成果推广和技术参观等活动可以让最新的技术成果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推动润滑油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可以通过与参会企业进行交流对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润滑油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如,在大会期间设置技术成果展示区或展览区域,集中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产品,或安排专门的技术推介会,邀请投资者、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促进技术转化的合作机会。

  (4)绿色润滑与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倡导绿色低碳背景下,大会应着重讨论绿色润滑技术和环保型润滑油的研发与应用,推动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并通过技术交流和成果展示,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推动润滑油行业在环保方面的努力和进展。对此,可以鼓励参展企业展示其在环保型润滑油和绿色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推动行业对绿色技术的关注和应用。希望后期能对双碳背景下的清洁可再生燃料(如醇基燃料等)的润滑技术展开专题研讨。

  2024润滑技术大会的举行为相关学者、工程师和行业专家提供了一个分享研究成果、技术经验和行业动态的良好平台,凝聚了世界润滑油行业及相关行业的顶级科学家、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共同助力于润滑技术的融合创新与行业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大会注册

DM_20240809104752_001.jpg

  2024润滑技术大会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中国内燃机学会

  承办单位

  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

  中国内燃机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

  协办单位

  青岛康普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燃料与润滑油分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润滑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润滑油油品行业协会

  北美华人动力系统工程师协会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来源: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4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