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近1/4个世纪“零换油”背后的守护与突破

 2025-09-09  润滑油信息网
作为绿色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电在中国经过70余年发展,已占据非化石能源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1。全国每5千瓦时电力中,约有1千瓦时来自水力发电。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4.4亿千瓦,规模持续领跑全球2。而随着今年雅鲁...

  作为绿色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电在中国经过70余年发展,已占据非化石能源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1。全国每5千瓦时电力中,约有1千瓦时来自水力发电。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4.4亿千瓦,规模持续领跑全球2

  而随着今年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正式启动,中国水电建设将再次面临高烈度地震带、超高海拔作业、复杂地质构造等一系列世界级挑战。在此类超级工程的高精度运转中,润滑系统凭借0.01毫米级的精密保障,成为帮助设备长期可靠运行的关键支撑。面对各类严苛工况,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埃克森美孚中国”)以创新润滑解决方案,深度参与以三峡为代表的多个重大水电项目,以百年技术积累守护大国重器的持续运转。

  自三峡电站首批机组投产二十年多来,已累计发出超过160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为国家清洁能源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3。在这一历程中,埃克森美孚中国始终为其关键设备提供润滑保障与技术支持。

  工程起步的1995年,在长江沿岸低温冻土的施工挑战中,埃克森美孚的润滑产品已开始为上百台重型机械提供支持,助力开挖作业稳步推进。自2001年起,特力索™ T 46透平油开始应用于三峡发电机组,并以持续运行二十四年无须更换的卓越表现,成为中国工业润滑领域的一项标志性成就4

  在后续的合作中,面对三峡升船机——这一目前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垂直升船设备5——的独特需求,埃克森美孚中国提供了全面、有效的齿轮油解决方案,有效帮助延缓了关键部件磨损与老化。而在2022年,为应对液压系统升级与长江航运不间断运行的双重压力,技术团队创新采用“直接添加”工艺,最终实现了“零停机”条件下的油品升级,保障了船闸的正常运营。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整个服务周期内,埃克森美孚中国不仅提供了卓越的产品,更通过全程技术支持,帮助关键设备实现寿命的显著跨越。其液压油产品助力三峡船闸液压系统设计寿命从五年延长至十五年6;透平油则以近1/4个世纪无须更换的耐久性能,在中国工业润滑史创下了“传奇”7。为此,三峡水电站工程师曾评价道:“美孚的油,比设备更懂设备。”

  基于超过150年的技术积淀,埃克森美孚中国始终致力于支持中国水电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其将继续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以全球经验与创新解决方案,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清洁能源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关于埃克森美孚

  埃克森美孚是全球知名的国际能源石化上市公司,致力于为改善生活质量和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创建解决方案。

  公司的主要业务 - 上游、产品方案和低碳方案业务提供现代生活所需的产品,包括能源、化工、润滑油和低排放技术。埃克森美孚拥有行业领先的资源储量,是全球主要的一体化燃料、润滑油和化工公司。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exxonmobil.com 和Energy Factor。

  请在Twitter 和 LinkedIn上关注我们。

  1来源:澎湃新闻《70年水电之变:年发电量增长1027倍,中国越来越亮堂》

  2 来源:国家能源局《截至6月底全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4亿千瓦》

  3 来源:新华社《三峡电站投产发电20年累计发出清洁电能超16000亿千瓦时》

  4 以上业绩证明所引用的数据和结果是基于埃克森美孚对特定用户使用有关美孚润滑油产品和服务的测试和分析。并由该特定用户进行过确认。该润滑油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不同的用户可能由于设备的种类、运行条件和环境、保养情况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需了解更多美孚工业润滑油及服务,请致电公司当地业务代表,或美孚润滑油技术热线 400-820-6130

  5 来源:新华社《三峡升船机累计客运量突破200万人次》

  6 以上业绩证明所引用的数据和结果是基于埃克森美孚对特定用户使用有关美孚润滑油产品和服务的测试和分析。并由该特定用户进行过确认。该润滑油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不同的用户可能由于设备的种类、运行条件和环境、保养情况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需了解更多美孚工业润滑油及服务,请致电公司当地业务代表,或美孚润滑油技术热线 400-820-6130

  7 实际效果因使用条件而异


(来源: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