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添加门事件”的启示

 2016-04-22  润滑油信息网
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严卫星表示:关于王老吉茶的问题,因为食品安全法已经规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是卫生部公布的,卫生部过去也发布过这样的名单,的确王老吉中的有些成分和原料不包括...

  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严卫星表示:关于王老吉茶的问题,因为食品安全法已经规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是卫生部公布的,卫生部过去也发布过这样的名单,的确王老吉中的有些成分和原料不包括在内。

  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之后,王老吉经销商请求退货每时都在发生,部分市场逐步下架,情况非常严峻,已到生死关头。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王老吉又是如何度过这场危机?本人从本次危机公关的关键人物广东食品行业协会张俊修会长了解本次危机公关的一些细节与大家共同探讨。

  夏枯草事态严竣王老吉坐以待毙

  2003年,被传可预防SARS的凉茶业大为振兴,王老吉也借此良机突飞猛进,年销售额以接近一倍的增幅上涨,在2005年前后,更达到130%的增幅。就在王老吉市场飞速扩大时,来自消费者的投诉也开始陆续出现。

  2005年4月,职业打假人刘殿林以王老吉凉茶含夏枯草为由提起诉讼,法院以原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夏枯草有毒副作用等理由驳回。

  2007年,重庆市民况力彬饮用王老吉凉茶后出现头晕,也以添加夏枯草违反《食品卫生法》为由将王老吉告上法庭,此次起诉,法院以“夏枯草能否作为凉茶配料不属于审查范围”予以驳回。

  2009年5月11日,对王老吉这个百年品牌老说,应该是一个非常阴暗的日子。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卫生部五楼新闻发布厅举行。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严卫星表示:关于王老吉茶的问题,因为食品安全法已经规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是卫生部公布的,卫生部过去也发布过这样的名单,的确王老吉中的有些成分和原料不包括在内。消息公布后,王老吉经销商请求退货,产品下架等事情每分秒都在发生,银行在观望。

  然而,无论是多宝集团,还是广州王老吉药业集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来临,他们都视乎没有丝毫的思想准备。他们束手无策样子,似乎这件事情跟加多宝集团没有关系,好像与广州王老吉药业集团也没有任何关系一样。即使是广东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打电话给王老吉去北京迅速处理危机,也没有得到王老吉方面的任何回应。是加多宝集团攒足了王老吉的钱不想干了?还是王老吉药业集团没攒到钱算了?我们不得而知。

  没花一分钱,王老吉神奇回生

  5月11日,广东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在机场接到朋友的电话,说是卫生部宣布王老吉的夏枯草违规添加,张俊修立即打电话给秘书查证此事,网上已经公布。证实这个消息后,张会长意识到事态非常严峻,不仅王老吉面临生死考验,甚至影响整个广东凉茶产业。张俊修立即打电话到王老吉,要求其一起赶往北京处理此事,但没有得到王老吉的任何回应。

  张俊修没有考虑王老吉公司的态度,而是果断采取行动,赶赴北京。第一时间,请求媒体暂缓发布关于王老吉方面的消息。告诉媒体,关于王老吉的事情,明天将召开专门的新闻发布会,而没有告诉记者王老吉方面还有什么重要的新闻,哪怕是部分记者追问,张俊修也没有透入任何消息,只强调,“一切等到明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

  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组织一场新闻发布会,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肯定不行。张俊修一方面通过上层关系入手,强调“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找到向卫生部申请备案的文件;

  第二天,张俊修筹备的王老吉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准时召开,数十家中外媒体聚集。会上,张俊修强调:第一,王老吉添加的夏枯草已于2005年在卫生部备案;第二,因“夏枯草造成胃溃疡病伤害是不可能出现的”。这个消息,在中央电视台轮番滚动播出,给王老吉经销商吃下一颗定心丸,给了银行信心。

  2006年,文化部、卫生部、国家发改委等八大部委批准凉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授权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担任这一遗产的保护人。这次新闻发布费的费用,王老吉方面没有花费一分钱,全部由广东食品行业协会支出。

  面对危机,王老吉生产方的束手无策和优柔寡断,与协会的这一做法很快被外界戏谑为“皇帝不急太监急”,但张俊修表现出一种大度。他说,作为凉茶业的保护人,协会有权主动去保护凉茶,并且都不需要跟企业打招呼。也有人认为张俊修是王老吉花钱聘请的代言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没有收过王老吉1分钱”。这次紧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经费正是从国务院给的“保护费”里支取,正好花完,也算是物尽其用。“这会哪怕晚开半天,凉茶就彻底完了。”张俊修说。

  会后,王老吉方面提出给协会一些支持和赞助。张俊修表示,对协会活动的参与就是最好的支持。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