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观点·徐林勋| “双碳”背景下的油料开发

 2022-11-02  润滑油信息网
受访者丨徐林勋山东京博新能源控股发展有限公司燃能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与节能分会副主任委员、燃油与润滑油分会委员。主要负责公司油料板块跨行业资源整合、合作平台建设、产品开发等工作。研究方向包括特种油料设计与开发、油料智能化复配和...

受访者丨徐林勋

  山东京博新能源控股发展有限公司燃能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与节能分会副主任委员、燃油与润滑油分会委员。主要负责公司油料板块跨行业资源整合、合作平台建设、产品开发等工作。研究方向包括特种油料设计与开发、油料智能化复配和生产、新能源理论与技术。近年来主持完成“近零”排放柴油机开发及整车示范、清净燃油开发、面向特定工况的新型高效能汽油等10余项项目,参与国行标及团体标准的制定修订3项,在本专业领域发表论文10余篇。

  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燃油作为碳排放的直接贡献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油料供应商如何应对“双碳”目标带来的挑战?又如何布局未来燃油产业?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徐林勋所长。  

  问:用户对成品油性能需求不断提升,如何实现成品油的质量升级?  

  徐林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用户对油品质量、性能和功能要求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油料商应针对现有产品应用性能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迭代升级,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突出产品对应用场景所需的功能性及实际使用性能;同时根据用户需求,细分用户群体、瞄准特殊需求,开发油机匹配新型燃油,突出产品特色化、系列化,坚持产品“一品一策”,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问:市场上特种产品都有哪些,这些产品通常是如何开发的?  

  徐林勋:目前市场上特种油品包括发动机测试用基准油、赛用燃油、初装油、游艇用油、特种装备专用燃油等多个产品品类,特种油用户主要包括汽车制造厂商、主机厂、高校、测试机构、赛事俱乐部及特种领域等。燃料的最终用户是发动机,所以在特种油品研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发动机运行特点及对油品的差异化需求,基于软件模拟、燃烧分析、油机匹配、实车验证等研究手段开展不同特种油品开发,力求贴近最真实的使用环境,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

  问:燃油行业应如何进行新燃料产业布局?  

  徐林勋:在"双碳"目标下,油品行业应着眼未来燃能发展趋势加快布局能源结构并向清洁能源倾斜和转型:短期围绕低碳燃料如醇醚燃料、生物质燃料、新工艺油品等;中长期则应关注零碳燃料如氢基、氮基燃料等。同时与企业院校开展紧密合作,积极打造新能源技术研发与高端制造一体化平台,聚焦多元化能源服务,在零碳燃料、新型动力、储能等多应用场景中建立集产品和工艺服务为一体的完善的服务组织体系,向能源生态系统集成方向前进。

(来源:中国内燃机|0)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