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奇瑞汽车启动了一项在全国范围内的“打假”行动。据悉,奇瑞在山东某汽配城内查获22种侵权假冒配件,共计2520件,涉案金额达82万余元。
此外,奇瑞还同步开启“出海行动”,深入海外灰色配件猖獗地区。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宝马在重庆、浙江、广东等地开启配件打假,并对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宝马商标的修理厂进行查处。
一、利润向售后端转移
在新能源车崛起、燃油新车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油车存量客户的价值正在被放大。
车企整车毛利率在10%-20%之间。再看经销商巨头之一广汇汽车,2022年上半年报显示,维修服务业务和佣金代理业务毛利率高达32.19%和75.64%。国外较为成熟的汽车后市场,利润率更是高达50%。
数万亿级市场规模,丰厚的利润回报率,成为细分市场标准制定者等种种“诱惑”,驱使着车企踏入汽车后市场。已知的是,当前多家车企进入了汽车保险等细分领域。
二、主机厂肃清渠道
“汽配侵权打假”行动年年有,近两年尤其凶猛。其中,宝马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打假的案例不在少数。如某生意兴隆的汽修厂因使用宝马logo,被当地宝马特约维修服务站举报,最终关门大吉。
大环境不景气导致利润下滑,是主机厂和品牌商加大打假力度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主机厂和品牌商想要“杀鸡儆猴”,另一方面是原厂件、再制造件、第二品牌件等向汽车后市场倾销做铺垫。
主机厂推动再制造的动力很足。早在2020年,奔驰就在上海建立了亚太第一个再制造工厂;宝马也开始在中国进行再制造旧件的回收工作。
今年4月,Stellantis集团与天奇股份签署了一份投资谅解备忘录。根据此备忘录,Stellantis将投资天奇股份旗下的零部件再制造公司。
三、再制造业市场广阔
2016年数据显示,美国再制造业产值超过3000亿美元,企业数量超过7万家,从业人数超过50万人。
截止到2022年底,美国汽车保有量约2.8亿辆,车辆维修使用到的零部件约一半是再制造件,而这一比例在我国还不足3%。
我国汽配和维修市场还有大量的副厂件,给用户消费造成较大困扰。同时部件再制造对消费者而言十分陌生,再制造产品更被普遍认为是二手翻新货,导致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度不高。
再制造产业前景可期是毋庸置疑的。这从政策支持力度、市场规模,以及主机厂、品牌商等入局者就可以看出。不过,谈及再制造的未来,一定不能绕开车主,车主消费习惯转变需要长期过程。现下再制造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