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是今年各赛道主动或者被动关注的重点方向,随着高端装备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海外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也为配套材料的润滑油行业也打开了新的市场。
目前,中国高端装备润滑油市场仍由国外厂商主导。举例来说,我国大型盾构机润滑油脂100%依赖进口,高速精密机床主轴润滑脂100%依赖进口,机器人减速器润滑油脂95%依赖进口,风力发电润滑油脂98%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水平。而高端装备润滑领域的短板(第四类及第五类合成基础油、复合剂、复杂工况成品油等)已成为高端装备产业关键基础支撑材料的“卡脖子”问题。
图1:我国行业海外市场份额
高端装备润滑油行业介绍
所有装备动力传动系统都面临摩擦、磨损问题,润滑油脂技术是降低摩擦、减小或避免磨损、提高工作效率、延长设备运行寿命的最有效手段。国外统计资料表明摩擦消耗掉1/3左右一次性能源,约80%的机器零部件因为磨损而失效,59%的机械装备恶性事故起因于润滑失效和过度磨损,因此,我们说润滑油脂是“当代工业的血液”,它广泛应用于各类交通机车、船舶和工业机械设备上,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润滑油按照终端需求可以分为交通用油和工业用油两大种,其中交通用油以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为主,还包含摩托车用油、船用油、铁路用油、齿轮油等;工业用油主要以液压油为主,还包含齿轮油、压缩机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金属加工液、导热油、冷冻机油等十几大类品种,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而高端装备润滑油,是在工业用油中专为那些高精度、高负荷、高速度运行的设备设计的专用油品。它必须具备优异的润滑性能,有效抗磨损,同时还要具有出色的抗氧化特性,以适应极端工作条件下长时间、稳定运行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耐高温润滑油脂、重载润滑油脂、长寿命润滑油脂及环境友好润滑油脂四大方面。
图2:高端装备润滑油脂分类
高端装备润滑油市场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对润滑油的需求也逐步增大。据统计2021年全球润滑油消费量约5000万吨,市场规模近1700亿美元;国内消费量超过800万吨,市场规模已突破1200亿人民币。
图3:中国及全球润滑油市场规模,华经产业研究院、MSG、云岫研究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高端装备也快速发展,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对高端装备润滑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风电发电机组和电动汽车上,传统矿物润滑油无法满足工况要求;燃油汽车上,发动机小型化、涡轮增压等技术需配套更高性能的润滑油。据润滑油协会预计到2025年,工业润滑油领域,齿轮油消费量将达36万吨;压缩机油消费量将达8万吨;液压油消费量将达116万吨;变压油消费量将达39万吨,工业用油总消费量将达237万吨。预计到2030年,我国高端装备润滑油市场总容量会突破千亿规模。同时,为减少高端装备用油的对外依赖,我国政策上已经把高端装备润滑油/基础油自主化列入战略布局。
对于高端装备润滑油市场的供给,对合成基础油及添加剂复合剂的把控是占据高端装备润滑油市场的关键能力。国外润滑油巨头早在上世纪就进行了合成基础油的开发,目前掌握了全球绝大部分的合成基础油产能,这是其能够主导高端润滑油市场的主要原因。
高端装备润滑油市场收入规模约占整体市场的30%,但利润规模却占据整体市场的80%,其中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接近75%,并且多数掌握着合成基础油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中低端市场产品附加值较低、本土厂商竞争激烈。由于缺乏高质量基础油的稳定供应,绝大多数本土厂商无法切入高端装备润滑油市场。国内润滑油市场的利润空间长期受到国外厂商的挤占,因此对合成基础油及添加剂复合剂的自主化需求迫切。
高端装备润滑油产业链上游:基础油和添加剂
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制而成,其中基础油是润滑油调配中用量最大的原料,成分占比通常为70-95%。基础油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润滑油的基础性能。例如,基础油的粘度、粘温性能、倾点将决定可调配润滑油产品的品种。添加剂可以改善基础油性能,针对应用工况和基础油的性质进行局部补强,占比5-25%。
根据ReportLinker,2022年全球基础油市场规模约409亿美元。行业步入稳定发展阶段,但产品结构仍处于快速调整期。根据基础油的提炼及合成方式,美国石油协会(API)将基础油分为Ⅰ至V类,同时基础油在市场中也常被划分为矿物油、半合成油和合成油三大类,各类对应关系如下:
图4:基础油分类指标
合成基础油是将乙烯、丙烯经过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而成,主要包括合成烃(PAO)、合成酯(POE)、合成聚醚(PAG)等类型。合成润滑油比矿物油的热氧化安定性好,具有热分解温度高、耐低温性能好等优点,可以保证设备在苛刻工况下稳定运行,但由于合成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主要应用于高端工业领域。随着工业装备的不断升级,对润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细化,使得合成油市场呈扩大趋势。就合成油市场而言,PAO所占市场份额最大,达42%,POE则占据了32%的全球合成市场。而PAG约占了13%的份额,剩余的合成油,如磷酸酯、有机硅和其他油品占据了其他份额。
IV、V类合成基础油在国防工业、航空航天、重型机械、高级汽车、风电、高铁、智能制造等高端及尖端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生产技术长期被外国垄断,供应长期被国外公司所主导,下游与海外供应商普遍形成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基础油本身虽具备一定的润滑特性,但仍未达到直接使用要求,还需加入不同功能的添加剂,提高润滑油在机械系统中的效率并增强其性能。添加剂可以分为单剂和复合剂两大类,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5:添加剂分类特点
国内润滑油添加剂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在单剂产品种类上已与全球四大剂公司相当,但在质量上还存在不小差距。复合剂产品的市场份额基本上被全球四大剂公司与其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公司垄断,目前国内其他润滑油添加剂企业主要生产中低档次的复合剂产品。
中游:成品润滑油
润滑油按用途可分为交通用润滑油与工业用润滑油。交通润滑油包括车用(汽油机油、柴油机油、铁路机车机油等)、船用油、航空喷气机油、热处理工艺油等,交通润滑油占比在50%以上;工业用润滑油占比不到50%,主要包括金属切削、液压、涡轮、齿轮、压缩机、电机等润滑油,其中高端装备润滑油是工业用润滑油中专门用于高端装备。
下游:润滑油最终流向能源、工程机械、钢铁冶金等行业应用
1)风力发电领域:风力发电机组初始设计寿命为20年,多分布于戈壁、草原、高山、海上等人迹罕至的风力强度较高的区域,维护保养难度大、维护运行综合成本高,要求润滑油脂具备高可靠、长寿命的特点。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轴承、主轴承、发电机轴承、偏航轴承等根据工况差异共需使用5种不同规格的润滑油脂,国内风电设备润滑及润滑剂设计工作起步较晚,其润滑油脂产品主要是由Mobil、Shell、Kluber等生产提供,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图6:不同风电机组润滑部位
2)钢铁冶金领域在钢铁、矿山、冶金等行业的关键设备,例如: 大型开式齿轮球磨机、回转窑、 烧结机、连铸机等,长期处于重载满负荷运行,对可靠运行的要求较高,作为设备价值密度较高、环境运行工况较为苛刻的重点设备,其维护保养、换油频率、用油选取等对高可靠及安全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3)高端薄膜制造领域薄膜采用拉幅拉伸的方式生产,其产品在包装领域用途十分广泛,我国是拉伸薄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双轴拉幅拉伸机在润滑过程中面临高温(长期在 230°C),高速 (最高达600m/min)等苛刻工况,对油品的挥发损失、抗结焦、粘附性以及抗磨损等性能要求较高。根据设备润滑需要长期耐高温、低油烟及低转矩的性能要求。
图7:双轴拉幅拉伸机润滑部位
4)人造板领域人造板作为常用的家具建材材料,分为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等,其制造工艺分为切削加工、干燥、施胶、热压成型和加压与最终加工等。连续平压热压机是人造板生产的核心重点设备,其关键动作部件长期承受高温、高压、高湿及粉尘等恶劣工况,对润滑油的性能要求极高,在高温抗氧化、油膜的稳定吸附及润滑强度等方面要求较高。设备的链条/穿针系统及、钢带/辊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解决穿针和辊毯之间辊动摩擦磨损、纤维吸附、油泥聚集、穿针结焦碳化等问题,对油品的抗磨损、抗氧化、抗结焦、防腐蚀、良油泥分散和自清净性能等要求较高。
图8:人造板热压机润滑部位
高端装备润滑油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细分润滑油产品类别达到2000+种,生产商据统计也超过1000家,形成了以三类玩家为主的长尾格局:
外资企业(市场份额约30%):主要包括埃克森美孚、嘉实多、雪佛龙、蒂森克虏伯等。占据高端润滑油市场,在车用润滑油领域有极强品牌效应,同时掌握添加剂及合成基础油技术。
两桶油为主的央国企(市场份额约50%):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的长城和昆仑润滑油是国内销量最高的两大品牌,有极强渠道资源,在基础工业润滑油市场份额较大,以自主生产的I和II类基础油及添加剂为主。
上市公司及上千家中小型企业(市场份额约20%):少数公司具备特定产品与行业的差异化优势,多数处于中低端市场,没有基础油及复合剂生产能力。
图9:我国润滑油产业链主要本土厂商分类
在千亿级润滑油市场中,投资机会更多集中在IV和V类合成润滑油领域,建议关注同时具备从0-1解决合成润滑油“卡脖子”问题的,能从基础油、添加剂单剂复合剂再到润滑油成品一体化的,最后能够切进国内高端装备市场的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