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38.1%!欧盟也对中国电动汽车下手了

 2024-06-15  润滑油信息网
据新华社消息,欧盟委员会6月12日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据央视新闻消息,欧盟委员会对三家抽样中国汽车生产商征收的关税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20%、上汽集团38.1%。中国其他参与调查但尚未抽...

  据新华社消息,欧盟委员会6月12日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0 (13).jpg

  据央视新闻消息,欧盟委员会对三家抽样中国汽车生产商征收的关税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20%、上汽集团38.1%。中国其他参与调查但尚未抽样的电池电动汽车生产商将被征收21%的加权平均税。

  欧盟委员会称,如果与中方的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临时关税将从7月4日起征收。

  宝马、奔驰、大众迅速表态

  宝马

  宝马集团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将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宝马对反补贴调查有着明确的立场,反对这个做法。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直接指出:“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宝马集团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

  奔驰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不对正在进行的调查作进一步评论。

  大众

  大众汽车集团表示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施加反补贴税,对欧洲、尤其是德国汽车行业来说,这一决定弊大于利。

  大众汽车集团指出,自由、公平的贸易以及开放的市场是全球繁荣发展、保障就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作为一家全球企业,大众汽车集团支持并倡导开放、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政策。长远来看,施加反补贴税不利于欧洲汽车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我们反对这一决定。

  德国和欧洲当前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乏力。欧盟委员会作出这一决定的时机并不恰当。对欧洲、尤其是德国汽车行业来说,这一决定弊大于利。欧洲所需要的是促进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气候中和转型的监管环境。

  同时,大众汽车集团表示,“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和创新能力充满信心。大众汽车集团积极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其中也包括中国市场的竞争。竞争将成为促进发展的机遇,并将使我们的客户受益。”

  商务部、外交部: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于6月12日就欧盟发布关于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初裁披露回应称,欧方裁决披露中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中方敦促欧盟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指出,关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中方已多次阐明了有关立场。“我想强调的是,这起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欧方以此为由,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稳定,最终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

  林剑指出,中方已注意到,近段时间欧洲多国政要、业界代表对欧委会的调查表达了反对意见,认为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来试图保护欧洲产业是错误的方法。保护主义没有前途,开放合作才是正道。我们敦促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同中方一道维护好中欧经贸合作大局。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华社评论:欧盟对中国汽车加税算错了账

  6月12日晚,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使全球自由贸易再次遭遇打击,这是欧盟算不清“规则秩序账”。中欧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德国等欧盟国家与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融。欧盟的政策制定者应该明白,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对汽车产业强加关税只会进一步扭曲市场,进而割裂全球产供链,对汽车产业长远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竞争中培育优势才是企业生存之道,想靠税收政策营造舒适区,这是欧盟算错了“经济发展账”。多家欧洲车企高管都认为,提高关税对于欧洲汽车巨头应对来自中国车企的竞争于事无补。欧盟的政策制定者应该明白,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异军突起的关键不是封闭排他,而恰恰是开放合作,大众、斯特兰蒂斯等多家跨国车企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合资建厂,均为自身发展注入新动力。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实际上是以牺牲欧盟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在欧盟热销,靠的是有竞争力的价格、优质的性能和完善的服务。如今欧盟挥舞关税大棒,使欧盟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大幅增加。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近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欧盟若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本土消费者购车成本将大幅上涨。即便欧盟内部增产并减少电动汽车出口也无济于事。

  除了“消费账”,欧盟还应好好算算“环境账”。欧盟反复呼吁全球早日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不仅助力中国兑现自身减排承诺,出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也为欧盟削减碳排放发挥重要作用。如今欧盟一边高举绿色发展大旗,一边挥舞保护主义大棒,如此“双标”只会有损其全球信誉,破坏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合作,阻碍全球绿色转型。

  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笔账是亏是赚,欧盟应该好好算一算了。

  相关贸易损失或近40亿美元

  欧盟中国商会调研显示,对大多数中国车企而言,欧盟加征10%以上关税即为高位区间,将给对欧出口带来直接负面影响。当前17.4%至38.1%的临时关税区间意味着严峻的市场准入障碍。

  对此,欧盟中国商会认为,该措施不仅将严重损害中欧汽车企业及汽车供应链企业正当权益,扭曲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还将冲击中欧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正常经贸往来,其“溢出效应”更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和双边关系带来挑战。

  有分析认为,此次欧盟加征的高额关税,将影响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日前,一项由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若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20%的进口关税,则欧盟进口的中国产电动汽车数量将减少四分之一,约12.5万辆,相关贸易损失将高达近40亿美元。


(来源:中国经营报)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4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