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新国标,润滑油行业转型热管理油液的关键一步在哪里?

 2025-04-16  润滑油信息网
据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日前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修订热扩散测试,进一步明确待测电池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整车测...

  据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日前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修订热扩散测试,进一步明确待测电池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整车测试条件,技术要求从此前的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等,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等;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等。

  修订版本明确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即非驱动类电池不适用;完善绝缘电阻要求,增加包含交流电路电池系统绝缘电阻要求;提升挤压测试要求,增加绝缘电阻相关判定条件。

  电动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据《NEVWatch洞见新能源汽车》获悉,过去十多年,电动车电池技术有了重大进步,可以储存更多电量,每次充电续航里程更远,减少了对电量的担忧。电动车电池系统仍然面临一个关键挑战:在越来越极端的运行条件下调节温度,比如超快充电和各种类型的气候。

  目前,大多数电车都采用风冷或间接液冷电池系统。风冷系统深受青睐,特别是早期的电动汽车;这种方法虽然相对简单,价格低廉,但风冷效率较低,且在极端条件和气候下冷却效果差,影响汽车的续航里程。 间接冷却电池系统依靠的是导电系数高于空气的液体,但遇到极端运行条件仍有限制,比如持续超快充电和驾驶条件恶劣。

  新一代电动车采用的是直接冷却系统,可持续快速充电,电池系统和汽车性能有所提高。因此需要新一代电池系统热管理油液来满足更为严苛的要求。

  新规对电动车电池系统热管理油液的影响

  电动车电池在充电放电过程中工作强度最大,此时会达到极端温度。随着电动车技术的进步,汽车性能有所提高,再加上超快充电,电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行业分析师表示,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实施后,将对电池热管理油液在性能要求、产品研发、市场应用等方面产生影响,具体如下:

  1.对热管理油液性能要求提高

  · 散热性能要求更严苛:新国标规定触发单体热失控后,电池包或系统需在至少 2 小时观察期内无起火、爆炸现象,且所有监测点温度不高于 60℃。这就要求电池热管理油液具备更高效的散热能力,能快速带走电池产生的热量,确保电池在热失控情况下也能将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 绝缘性能需加强:新国标完善了绝缘电阻要求,增加了包含交流电路电池系统绝缘电阻要求。电池热管理油液作为可能接触电池带电部件的介质,必须具备更优异的绝缘性能,以防止漏电等情况发生,保障电池系统安全,避免因绝缘不良引发短路等安全事故。

  · 抗冲击与稳定性要求提升:新增的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电池包在直径 30mm 钢球以 150J 能量撞击后无泄漏、无起火、无爆炸。这意味着热管理油液需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电池受到撞击等机械外力作用时,不会因油液泄漏、性能改变而影响电池安全,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缓冲,保护电池。

  · 适应快充的性能要优化:新国标要求 300 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需不起火、不爆炸。快充循环会使电池产生更多热量,热管理油液要能适应高频快充场景,在长期快充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热管理性能,有效散热,同时自身化学性质稳定,不因快充带来的高温等因素而发生变质、分解等情况。

  2.推动热管理油液产品研发

  · 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为满足新国标要求,电池热管理油液生产企业需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研发,开发出更符合标准的产品,如研发具有更高热导率、更好绝缘性且低温流动性和高温稳定性都更优的新型热管理油液,以应对新国标下电池热管理的复杂需求。

  ·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企业可能会探索新的材料和配方,例如采用新型添加剂来提升油液的综合性能,或研发新型合成技术,制备出具有特殊性能的热管理油液。同时,也会加强与电池企业、车企的合作,从电池设计、整车应用等角度出发,开发适配性更好的热管理油液。

  3.影响热管理油液市场格局

  · 优质产品市场份额扩大:符合新国标的高性能热管理油液产品将更受市场欢迎,那些技术实力强、能快速推出符合标准产品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订单,扩大市场份额,而产品性能无法达标的企业则可能面临市场淘汰。

  · 推动行业标准提升:新国标实施后,电池热管理油液行业可能会以此为基础,制定更细化的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规范热管理油液的生产、检测等环节,促进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推动热管理油液产品整体升级。

  热管理油液细分市场谁能称霸?

  2026 年电池新国标实施在即,热管理油液市场迎来变革。中国润滑油信息网行业分析师认为,在润滑油领域有技术积累,且积极转型的企业,对油液特性把控精准,能将润滑油研发技术迁移到热管理油液中。若能快速适应新国标,针对电池热管理需求优化产品,通过差异化竞争,也可在细分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嘉实多凭借百年技术沉淀,推出专为新能源车型设计的嘉实多E启护电动车油液,以创新配方兼顾散热与绝缘,满足快充安全测试要求。依托全球研发网络,与头部车企合作,在低温流动性和抗冲击性上建立优势。长城润滑油凭借早期布局的产品矩阵,率先推出达标冷却液;统一石化的 NE100 冷却液已量产获单;出光润滑油电驱动油液初装率领先。这些品牌各展所长,有望在热管理油液细分市场抢占先机。


原创声明:本文系中国润滑油信息网(www.sinolub.com)原创作品,若需转载务必以超链接的形式注明出处,转载时严禁任何有悖原文的文字修改;本网有权对所有侵权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来源: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