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于国内地方炼厂来讲可谓是曙光乍现的一年,主要是因为自今年5月以来国家对地方炼厂的原油使用权及进口权双双放开,使得地炼终于解决了多年以来困扰以久的原油短缺瓶颈。但是在地炼自由获取进口原油配额的政策红利下,其落后产能也将必须淘汰,也就是以淘汰落后产能或建设储气罐的代价来换取进口原油配额。故而纷纷申请原油进口权的地炼毫无例外伴随着淘汰自有或兼并落后产能致今年地方炼厂一次加工能力规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中国十大地方炼厂排名 单位:万吨/年
据金银岛数据显示:曾经以千万吨级炼厂雄霸榜首的东明石化自获得进口原油配额后,其一次加工能力精简600万吨/年至目前的750万吨导致排名降至第三位。同期去年进入前十的利津石化与垦利石化分别由前期的500万吨/年和400万吨“瘦身”至350万吨和300万吨/年导致2015年无缘挤入前十。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新晋级前十的地炼更有争先恐后的态势且多为新面孔。其中富海集团、河北鑫海、恒源石化、岚桥石化、齐成石化均以新建300-500万吨/年常减压顺利投产赢得晋级。尤其富海集团旗下联合石化500万吨/年的常减压投产后跃升为第二名。
2015年排名前十的地方炼厂占据了合国地炼产能的43%的市场份额,且多数炼厂已获得了稳定的原油供应渠道。一方面与中字头企业合作或控股,如中化工旗下的昌邑、华星、正和集团以及中海油旗下的中沥石化。另一方面就是凭借较大的炼油规模积极申请到原油进口配额。而新晋级的炼厂也纷纷计划申请原油进口权,预计2016年海科石化、恒源石化、河北鑫海等也将会加入到进口原油“双权”在握的队列中。
据金银岛获悉的2016年数据来看,大连恒力石化二期项目将建成两套各1000万吨/年的常减压,主要生产石脑油为配套下游250万吨/年的芳烃项目,预计2016年下半年投产。由此来看,尽管随着地炼纷纷以淘汰落后产能来获得进口原油配额,但受到大连恒力项目的拉动,2016年全国地炼一次加工能力仍难有大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