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就“昆仑”辉

 2016-03-21  润滑油信息网
几年来,不管是南极冰盖的低温极限,还是戈壁荒漠的高温极限,从军工到民用,“昆仑”以卓越的品质,经受住了“冰”与“火”的考验。着眼于参与国际竞争的的长远考虑,“昆仑”围绕一线贴近市场,大力实施科技进步战略,激荡起企业发展的蓬勃活力和无限动力...

      几年来,不管是南极冰盖的低温极限,还是戈壁荒漠的高温极限,从军工到民用,“昆仑”以卓越的品质,经受住了“冰”与“火”的考验。着眼于参与国际竞争的的长远考虑,“昆仑”围绕一线贴近市场,大力实施科技进步战略,激荡起企业发展的蓬勃活力和无限动力。

  6年来,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169项科研项目通过验收,86%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申报国家专利55项,美国专利1项,获得授权专利26项;内燃机油和车辆齿轮油获国家2005年免检产品称号;25个润滑油品种获得国际权威资质认证机构——中国方圆认证中心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质量认证证书。

  机构整合:收拢五指成拳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组建之初,分散在全国范围内的十多企业各自为战,科研机构力量分散,资源配置优势未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如何将研发力量和科技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合力,实现科研与生产的密切结合,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发展的首要之举。

  2000年,中国石油大刀阔斧整合旗下的润滑油业务,将下属13家企业的润滑油品牌整合,“昆仑”横空出世。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润滑油公司大力实施科技进步战略,按照科研统一组织的原则,将原来的5个科研院所缩减为3个,兰州研发中心主要负责添加剂和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及齿轮油的研究,大连研发中心以铁路用油、船用油和液压油等研究为主,克拉玛依研究所则以环烷基为基点,研发橡胶油、变压器油和冷冻机油。科研机构整合使专业化分工更加明确。原来从事研发的独山子和大庆一厂研究所主要职责改为负责生产技术服务,人员一部分充实到生产一线,一部分调动到研发中心从事研究工作。通过整合,取消或合并重复科研项目108项,整合第一年节约科研经费3000万元。

  为了加强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中国润滑油公司与国际顶级润滑剂研究院——美国西南研究院和欧洲李斯特AVL公司签订长期技术交流与合作协议,共同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与新日本石油合作开发了特种冷冻机油,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加强了与OEM的技术合作,双方联合建立了发动机台架试验和试验方法。

  标准决定着产品质量。长期以来,我国润滑油规格一直采用美国API标准,没有自己的标准。完全采用外国标准显然不是长远之计。2001年始,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标准修订工作,几年来,先后与各炼化企业一起,共同起草了中国石油通用基础油和专用基础油标准,于2002年颁布实施;出版了包含122项企业标准的《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石油产品标准汇编》,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一起基本覆盖了润滑油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5年来,共完成国家标准和国军标准制修订9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制修订29项,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标准制订10项,成为指导润滑油公司研制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法律条文”。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研制的复合剂完全满足高压液压系统的抗磨性要求。并且还在评价手段上进一步完善,建立了满足VickersM-2950-S规格的35VQ25A高压叶片泵台架,成为石化行业的标准。

  贴近市场:科技彰显关爱

  关爱是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的经营理念。这种关爱的彰显更多的是在科技工作中,发展新技术、研制新产品、服务用户群,让用户在服务中享受到“爱”的感觉。

  润滑油公司从市场需求出发,细分市场,超前研究,让产品可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用户、不同设备的使用要求。每种润滑油的基础油都是从中国石油100多万吨基础油中经过严格测试挑选的,这是保证产品高品质的基础。

  科技资源整合后,润滑油公司的人、财、物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市场响应速度进一步增强。如根据新型环保型燃料发展趋势,润滑油公司凭借自身尖端科技研发实力与资源优势,超前研究,迅速开发了针对使用天然气、乙醇汽油等环保燃料的发动机机油——“昆仑天籁”,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销售过程中,科技“关爱”也隐藏其间。在快速换油中心,润滑油公司不但设置有完备的换油与系列附加服务,还充分考虑环保需求,将废油处理高度专业化,不让一滴油污染土地。为节约资源,润滑油公司研发了长寿命的机油与齿轮机油,可以跑两万公里;为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润滑油公司秉承中国石油“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积极研制开发如低磷配方、纳米等新型环保、节能产品。

  目前,公司已拥有国内实力最强的润滑油研究开发队伍及完整一流的技术装备,以昆仑润滑油“天”字系列为代表的13条产品线、600多种产品,在齿轮油、内燃机油、液压油、电器用油、橡胶填充油等研究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锻造队伍:人才成就未来

  科技进步需要人才的有力推动。为了进一步夯实科研基础,锻造科研队伍,润滑油公司积极加强人才开发培养,努力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

  2000年年底,这个公司在兰州成立了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与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先后有5名博士后在中心做课题,2人完成研究工作出站。

  5年来,结合专业发展方向,润滑油公司共培养硕士与博士54人,有52人到国外学习交流润滑油研发技术,有2人因杰出贡献享受国家政府津贴。员工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低到高人才链呈良性不断充实和壮大,逐步形成人才梯队。

  自2001年以来,润滑油公司累计验收各类科研项目110项,验收的成果涉及添加剂单剂与复合剂研究、润滑油产品研究、燃料及排放研究、信息研究研究、基础性研究等多个领域,科研成果转化率达90%。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