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08年中期净利润同比下降36.3%

 2016-03-21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石油08年中报显示,按中国会计准则计算,公司0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707.25亿元,同比下降33.2%;净利润483.55亿元,同比下降36.3%;基本每股收益0.26元。此外,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31827元(含税)。中国...

  中国石油08年中报显示,按中国会计准则计算,公司0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707.25亿元,同比下降33.2%;净利润483.55亿元,同比下降36.3%;基本每股收益0.26元。此外,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31827元(含税)。

  中国石油(601857,00857)8月28日发布2008年中报显示,按中国会计准则计算,公司200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707.25亿元,同比下降33.2%;利润总额732.06亿元,同比下降31.1%;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3.55亿元,同比下降36.3%;基本每股收益0.26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公司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6.15亿元,同比下降34.5%;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2008年上半年,面对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各种变化以及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等困难,公司科学筹划,积极应对,实现了主营业务持续发展,生产经营平稳运行,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剔除石油特别收益金及成品油价格宏观调控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公司经营效益继续保持较好水平。

  2008年上半年,公司油气勘探加强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带的跟踪分析,继续深化整体研究、整体部署、整体评价、整体探明,强化新技术应用,取得一批重要成果,特别是四川盆地龙岗、鄂尔多斯盆地白豹、苏里格等取得重要进展,为全年储量增长奠定了基础。油气田开发强化生产组织协调,抗击低温、雨雪、冰冻、地震等自然灾害,积极转变开发方式,实施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加大老油田综合治理,努力控制含水上升和综合递减,加快新区产能建设,大力推广应用水平井技术,针对稠油、三次采油、特低渗透、特高含水油藏开展科技攻关,实现了原油产量稳定增长,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2008年上半年,公司油气操作成本为8.75美元/桶,比2007年上半年的7.10美元/桶上升23.2%,剔除汇率变动影响,操作成本同比增长12.8%。

  2008年上半年,公司精心组织炼油生产,科学调整炼化布局,推进整体优化,重视安全环保和生产受控管理,实现了安全稳定生产。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不断提高零售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努力稳定市场供应,积极推进成品油销售网络开发和优化调整,开拓高效市场,关停低效、无效加油站,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

  上半年加工原油4.25亿桶,其中约78.1%是勘探与生产板块提供的。公司生产了约3,679万吨汽油、柴油和煤油,并销售约4,441万吨上述产品。公司的炼油单位现金加工成本为每吨人民币145元,比2007年同期的每吨人民币136元增长6.6%。

  2008年上半年,公司化工与销售深化生产受控管理,实现规模有效、安全平稳运行,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改善,资源配置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化工商品产量816万吨,其中乙烯产量132万吨。

  2008年上半年,公司油气管网建设有序推进。西气东输二线和永清-唐山-秦皇岛输气管道开工建设;大庆-齐齐哈尔输气管道建成,计划8月份投产;成功收购长庆-宁夏银川输气管线;大连和江苏LNG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建设进展顺利,计划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天然气运行统一调度,有力保障了供气安全。天然气销售业务发挥管道联网优势,努力做好产运销储各环节的综合平衡,在实现向重点城市、公共事业和重点用户安全平稳供气的同时,保证了向北京奥运平稳供气,向南方雨雪冰冻灾区充足供气。在“5.12”汶川地震中,公司的兰成渝成品油管道被誉为“抗震救灾的生命线”。在抗震救灾中,公司努力维持该管道正常运转,有力支持了抗震救灾,有效保证了川渝地区成品油市场供应。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额增长主要原因是原油、天然气、汽油、柴油等主要产品价格上升和销售量增加,以及公司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和石化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的时机,努力扩大资源,拓展市场。另外,上半年油品贸易业务增加也使得公司营业额增加;由于200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中油勘探等子公司税前利润增幅较大,使得公司少数股东损益大幅增长。

  2008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按照“平稳、均衡、效率、受控、协调”的工作方针,科学组织生产经营,积极推进技术进步,不断强化企业管理,推动公司持续有效快速发展。

  此外,公司拟按截至200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国际会计准则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45%的数额派发2008年中期股息,每股0.131827元(含税)。

(来源:本站)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