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美孚、福斯、汉高、陶氏发涨价函!谁说润滑油市场不敢涨价?

 2025-04-12  润滑油信息网
在当下的润滑油行业,可谓是风云变幻,诸多重大变革正深刻影响着整个产业生态。从 API SQ 产品升级,到国标 D1 即将落地实施,再加上关税战带来的冲击,以及复杂多变的市场现状,每一个因素都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润滑油厂家在价格决策上...

  在当下的润滑油行业,可谓是风云变幻,诸多重大变革正深刻影响着整个产业生态。从 API SQ 产品升级,到国标 D1 即将落地实施,再加上关税战带来的冲击,以及复杂多变的市场现状,每一个因素都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润滑油厂家在价格决策上慎之又慎,陷入了“敢不敢涨价”的艰难抉择。但是,涨价潮终于还是来了!谁说润滑油市场不敢涨价?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从市场获悉,近日,壳牌、埃克森美孚、福斯、天津日石等润滑油公司表示,为应对成本上升带来的挑战,维持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陆续发布涨价通知。汉高和陶氏作为化工领域的重要企业,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稳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也纷纷加入涨价行列。汉高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此次涨价将对其下游客户的采购成本产生一定影响。陶氏则表示,为了应对成本压力和市场变化,不得不对相关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涨价函

  润滑油行业变革期:成本重压下的抉择困境

  四大挑战交织,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1. 技术升级的双重压力

  API SQ 标准对低速早燃防护、链条耐久性提出严苛要求,需投入大量研发测试成本。中小企业即便咬牙升级产线,也面临两难:上调价格担心客户流失,维持原价则难以覆盖新增投入,技术迭代正考验全行业的应变能力。

  2. 国标 D1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国内首个自主柴油机油标准,D1 聚焦国六排放适配与长效保护。企业需重新研发本土化配方,停产改造期的损失与前期投入如何回收?率先达标虽能抢占先机,但定价策略稍有不慎,可能被竞品借势分流客户。

  3. 关税波动的连锁反应

  进口基础油与添加剂成本因关税持续攀升,美系品牌已被迫调价。中小企业若跟进涨价,可能失去价格优势;若维持原价,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尤其对依赖进口原料的厂商而言,供应链成本压力与日俱增。

  4. 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分化

  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 50%,传统车用润滑油需求持续下滑;工业领域虽有齿轮油、液压油增量,但客户对性价比要求更高。一边是高端市场巨头垄断,一边是中低端价格战胶着,企业调价需精准匹配不同赛道的客户敏感度。

  行业思考

  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行业分析师表示,在标准升级、成本上涨与需求变迁的多重影响下,润滑油企业的调价决策不再是简单的成本转嫁问题,而是关乎战略定位与生存能力的关键抉择。如何在保障品质的同时平衡成本与市场,成为全行业亟待破解的共同课题。


原创声明:本文系中国润滑油信息网(www.sinolub.com)原创作品,若需转载务必以超链接的形式注明出处,转载时严禁任何有悖原文的文字修改;本网有权对所有侵权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来源: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