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风协同丨风能头部企业将携“风氢联动”解决方案亮相CWP2025,诚邀您共襄盛会!

 2025-06-30  润滑油信息网
10月20日—22日,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举行,展会同期举办氢能装备与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CWP HFC),进一步推动风电与氢能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风能头部企业将展示“风氢联动”解决方案为促进氢能与风电产...

  10月20日—22日,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举行,展会同期举办氢能装备与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CWP HFC),进一步推动风电与氢能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风能头部企业将展示“风氢联动”解决方案

  为促进氢能与风电产业协同创新,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联合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继续推出第二届“风能氢电展”——2025氢能装备与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全面展示氢能全产业链与风电技术的融合创新成果。展会同期也将举办氢电协同技术论坛,参会嘉宾将围绕绿氢制备、风光氢储一体化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在CWP2025,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中国中车、三一重能、电气风电、东方电气、华锐风电、西门子能源、阳光电源、禾望电气、正泰集团、亨通电力、双瑞风电、中船派瑞等行业头部企业也将全面展示“风电制氢-储运-应用”等一体化创新成果。

  以上为部分参展代表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可再生能源制氢生产供应能力快速增长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我国正加快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

  《报告》 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氢气产能超5000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6%;全国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已建成项目超90个,已建成产能约12.5万吨/年,已建项目产能占全球的51%。2024年新建成项目35个,新增产能约4.8万吨/年,同比增长约62%,新建成项目产能占全球的63%。这表明中国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呈逐年上升态势,绿氢开发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的引领者,众多储备项目将为我国绿氢产业发展阶段由萌芽期进入成长期奠定坚实基础。

  在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中国已形成规模化集群优势,“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根据《报告》,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成为增长亮点,截至2024年底,全球累计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25万吨/年,我国占比近一半。新疆库车、宁夏宁东等电解水制氢项目的投产,标志着碱性电解槽技术逐步实现工业化实证验证。与此同时,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关键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海水电解制氢中试装置实现试运行,为沿海地区海上绿氢供应提供了创新方案。相关技术有望推动绿氢生产成本持续下降,逐步接近与灰氢竞争的经济性拐点。

  氢风协同,双向奔赴

  氢风协同不仅是技术融合,更是能源体系的重构。氢气作为具备燃料和原料双重属性的特殊载体,氢风协同发展对解决我国风电等瞬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无法长时储存和远距离输送难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带动风电装备、氢能装备及相关产业链落地,为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国内大型风电企业正在通过布局氢能装备特别是电解槽装备的研发制造或投建绿氢项目来入局氢能。近日,明阳集团位于河南的风电场离网制氢&绿色交通示范项目顺利落地,成功产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公斤绿氢。该项目以自主研发的移动式柔性PEM制氢站为核心,成功构建了从可再生能源发电-高效氢电转换-零碳绿色交通的完整产业链条,为新能源消纳与绿氢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有力推动区域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10月20日—22日,诚挚邀请全球风能、氢能产业链伙伴共赴这场绿色能源盛会,共商氢风协同发展大计!即刻锁定展位,让您的品牌与解决方案站上国际风能盛会舞台。让我们相约金秋北京,共启风电产业新征程!

  展会联系人

  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

  徐老师:15210514027

  徐老师:17600946761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

  预定展位:010-88558100


(来源:中国润滑油信息网)
    Tags: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润滑油信息网微信公众号(sinolub)
润滑油信息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审核通过可见)

评论记录:

暂无评论——欢迎您的点评!
声明:凡标明“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润滑油信息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广告 商业广告,理性选择
Copyright © 2005-2025 Sinolu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回到顶部